專上教育院校與業界更緊密合作
專上教育
隨着人口老化,生產力勢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。一般來說,生產力與教育及培訓水平息息相關。近年,本港人口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。新學制推行後,所有學生均享有12年免費教育,直至中六為止。年齡介乎15至65歲取得專上學歷的人口比例,已由2001年的14.8%增至2011年的27.3%。到2015年,適齡人口組別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年有機會修讀學士學位課程,連同副學位學額,修讀專上課程的青年人將近七成。
|
工作人口的培訓
專上教育應協助青年人作好投身工作或繼續升學的準備。新學制推行後,院校愈來愈着重培育具備寬廣知識基礎、重要共通能力(例如溝通、批判思考,解難、創意、團隊合作和終身學習)及國際視野的學生,以期他們能在現今全球一體化的環境和知識型社會中有所成就。然而,一些專上課程並非專門為學生提供與職業直接有關的技能或知識,因而產生專上課程是否足以切合僱主需要和市場需求的疑問。
|
資歷架構
2008年5月,政府推出一個七級的資歷架構制度,涵蓋學術、職業和持續教育界別的資歷,藉此促進學術與職業界別無縫接軌。這項措施旨在建立「四通八達」的學習階梯,從而鼓勵終身學習,並持續提升本港整體工作人口的質素,使之更專業化和多元化。資歷架構提供靈活而清晰的進修藍圖,鼓勵工作人口和青年人發揮不同的興趣及能力,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堅持和努力,所有出路都有光明前景。資歷架構的最終目的,是為學校教育、培訓與就業三者提供無縫的銜接平台。
|
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
成效標準以不同級別的能力標準為基礎。由於業界最了解本身的需要,因此政府一直協助不同行業成立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(諮委會)。諮委會由有關行業的僱主聯會、工會、專業團體和規管組織組成,為持份者提供落實行業資歷架構的平台,亦讓業界就培訓需要及人力發展交流意見。現時已有19個行業成立諮委會,這些行業的從業員人數約佔本港整體工作人口的46%。
《能力標準說明》
|
職業教育及培訓
|
各行各業都需要優質的從業員,支持行業的持續發展。職業及學術資歷同樣重要。我們需要各類人才,以提高工作人口的競爭力,為所有行業帶來長遠的經濟動力。因此,除了傳統的學術科目外,我們應逐步將青年人的學習和志趣、專科及職業技能的發展相結合,形成布局合理、多元化、多渠道及高認受性的教育與培訓體系。
專上教育院校與業界更緊密合作研討會
鑑於專上教育及工作人口的培訓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策略意義,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(委員會)在2013年10月30日舉辦「專上教育院校與業界更緊密合作研討會」,目的是推動院校與各行業進行更多交流。
|
2013年12月
修訂日期: 06/12/2017